西安市雁塔區信奧賽集訓營往屆學員競賽心路歷程分享_小碼王
從西安到國際賽場:一群少年的編程逆襲之路
2024年,西安錦園學校的九名學生在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CSP-J/S)中全員獲獎,晉級復賽的新聞引發關注。其中,王懋寧、陳梓軒等同學以全國二等獎的成績證明:在信奧賽的賽道上,西安學子正以黑馬之姿嶄露頭角。
這些學生并非天賦異稟的“天才”,而是通過系統訓練完成蛻變的普通少年。從CSP-J/S入門組到提高組,從省賽到國賽,他們的經歷印證了信奧賽的獨特價值——這是一條以代碼為階梯,連接興趣與未來的成長之路。
政策紅利下的信奧賽:如何成為升學“加分項”
2025年,教育部“101計劃”將計算機領域教學改革推向新高度,編程教育正式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這一政策與信奧賽的升學優勢形成共振:
- 小升初/初升高:CSP-J/S三等獎及以上可鎖定重點學校;
- 高考:省級獎項助力強基計劃,NOI金牌/銀牌直接保送清北;
- 國際舞臺:IOI(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全員摘金的成績,更讓信奧賽成為通往世界名校的“硬通貨”。
西安錦園學校的案例中,學生從六年級開始接觸編程,初中階段便在CSP-J/S中斬獲佳績,為高中沖刺NOI奠定基礎。這種“早啟蒙、穩進階”的模式,正是政策紅利下信奧賽的黃金路徑。
競賽中的挫折與成長:代碼背后的堅持與突破
信奧賽的賽場從不缺少戲劇性。在2025年某次模擬賽中,一名學員因重定向語句少寫分號導致全題零分,這樣的“低級錯誤”在訓練中屢見不鮮。但正是這些挫折,鑄就了選手的嚴謹與韌性。
- 細節決定成敗:信奧賽要求代碼“零失誤”,變量名、空格甚至標點符號都可能影響成績;
- 團隊的力量:集訓營中,學員互相調試代碼、模擬賽后復盤,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
- 心理韌性:從省賽到國賽,壓力隨級別遞增。2025年IOI冠軍劉恒熙在初三時僅獲夏令營銀牌,但通過高中階段的持續突破,最終站上世界之巔。
正如學員劉格菲所言:“寫程序像解謎題,每一次調試都是思維的升級。”
未來已來:編程教育如何塑造下一代創新者
2026年新課標將編程與AI納入必修課,這一趨勢在2025年中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已現端倪。俄羅斯選手的《復原PO-2飛機線操縱仿真模型》與中國選手的《空間站垃圾回收機器人》同臺競技,展現跨學科創新的魅力。
信奧賽的訓練,不僅培養代碼能力,更塑造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西安雁塔區集訓營的學員中,有人通過編程優化生活效率,有人將算法應用于環保課題。這些經歷證明:信奧賽的終極目標,是讓少年們成為“用代碼改變世界”的創新者。
結語:在信奧賽的賽道上,每個人都能成為主角
從西安到國際賽場,從政策紅利到個人成長,信奧賽的魅力在于其公平性與成長性。它不問出身,只問堅持;不設上限,只待突破。對于每一個懷揣夢想的少年,這條代碼鋪就的道路,終將通向更廣闊的天地。
(本文由小碼王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