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4 19:59:15來源:魔方格
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指什么意思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指什么意思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資料圖片)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出自《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中皋魚與孔子的一段對話,那么這句俗語的釋義是什么呢?下面是由七考網編輯為大家整理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指什么意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釋義
樹想要靜下來,但是風仍然不停的刮,子女現在想要侍奉長輩卻發現雙親已經去世了,是勸誡后人孝敬長輩要從小做起,不要到父母都不在的時候空后悔。
這是丘吾子說給孔子的話,旨在宣揚儒家的孝道。此話是從反面來告誡孝子們,說明行孝道要及時,要趁著父母健在的時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來用“樹欲靜而風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觀愿望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也有用來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卻不讓其停止,這里所指的做某事,一般指的是不正義的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原文
孔子行,聞哭聲甚悲。
曰:“驅!驅!前有賢者。”至則皋魚也。被褐擁鐮,哭于道旁。孔子辟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
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游諸侯,以后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誡之,足以識矣。”于是門人辭歸而養親者十有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