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0 20:25:26來源:魔方格
關于工程如何進行質量管理(工程如何進行質量)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工程如何進行質量管理(工程如何進行質量)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資料圖片)
最近這段時間總有小伙伴問小編工程如何進行質量管理是什么,小編為此在網上搜尋了一些有關于工程如何進行質量管理的知識送給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1工程如何進行質量 管理
質量是建設工程的生命,也是永恒的主題.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因素很多,提高對質量的警惕性,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質量事故發生,提高工程質量就成了建筑工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問題。 那么工程如何進行質量管理呢?現在,小編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關信息。
一.設計階段對工程質量的把關
每個工程都是從設計開始,設計的好壞往往對工程的質量起到決定作用。當工程還處在設計階段時就開始著手準備,進行充分論證和分析。在設計階段,業主單位根據政府批復文件將工程的建筑性質、建筑規模及日后的使用要求一一傳達給設計單位,設計單位要針對工程的特殊性,對整個工程的設計理念、施工工序、及施工難點一一給予明確,尤其是日后影響工程質量的這一塊進行重點分析,主要包括基坑、地下室、主體結構的設計這幾大塊,這幾個主要節點的設計是否存在難點和障礙,是否需要采取新工藝新方法,都可以進行認真的研究和論證。還有一點就是建筑內外部材料的設計和利用,主要涵蓋保溫,防水,防火,外墻涂料等各種材料,為了日后工程質量不會出現任何質量隱患,設計時可借鑒同類工程中使用其中的某種材料否出現過任何質量問題,對各種材料的好壞、利弊進行一番充分的比較,最終做出判斷和選擇,確保工程質量有備無患。所以說設計是整個工程的引領和指揮家,只有設計好了,才能施工順了,如果在前期設計時碰到難點和困難,可明確提出進行專家論證,聽取各方意見,這樣才能對日后的工程的實施帶來很大的便利。
二.施工單位自身對工程質量的把關
施工單位一定要按圖施工,按規范施工,要秉承以質量為第一的理念,切忌偷工減料,擅自改變施工工序。建筑施工時可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階段控制管理制度,每個階段實施都要,嚴密謹慎,規范有序。事前控制是指工程正式施工前的各種質量控制。包括圖紙會審、技術交底,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編制,其他各種專項方案,以及臨設的布置,項目班組的分工。事中控制是指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包括施工工序、隱蔽工程、施工方案編制,材料的進場報驗等。事后控制是指施工完成后形成工程產品后的質量控制。包括成品維護,工程專項驗收,竣工驗收,檔案館移交等。三階段每個環節都缺一不可,只有嚴格按照三階段的步驟進行實施,工程質量的標準才能夠提高一個等級。
三.監理對工程質量的把關
監理單位一定要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加強工程的現場管理力度。說的通俗點,監理單位就是業主聘請過來的專家,對工程進行全過程管理,從工程開工開始直至工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為止。由于很多業主的專業知識不夠,無法全程進行全方位跟蹤,所以說監理的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可以說,監理單位的工作責任心,細心度直接關系著工程質量的好壞。和監理單位直接打交道的就是施工單位,施工單位的專項方案審批,工程材料報驗,旁站記錄,隱蔽工程驗收等,每一個工序環節都要進行仔細的的核對,確定無誤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沒有達到要求一律要求施工單位進行返工,直到滿足要求才行,切記麻痹大意和僥幸心理,要知道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2搞好工程質量管理
產生工程質量問題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建設單位缺乏懂法律、善管理的技術人才,對工程項目的方案決策、功能定位不準,對設計單位選擇不當等原因導致施工中圖紙設計變更多、修改隨意性大,使施工復雜化;其次,建設、勘察、設計等單位提供原始資料不詳細、技術指標不全、出圖深度不夠,導致工程項目未實施即存在質量問題和隱患;第三,建設單位違反基本建設程序,利益驅使下規避招標、虛假招標,對施工、監理隊伍考察不夠、選擇不當,參建各方的現場管理組織、人員的技術、管理能力、素質差;第四,參建各方責任主體質量行為不規范,建設單位明示或者暗示施工、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監理人員技術水平低、腐敗、弄虛作假的無能、無良行為,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部組建不完善,管理機制不順暢,家庭式管理模式落后、水平低,技術人員配備不全、執行力差,施工管理不善等;第五,材料進場驗收管理制度不嚴格造成的原材料不合格、商品混凝土供應商低成本競爭降低混凝土質量等導致的結構安全、質量隱患;第六,質量監督機構工作量大,監督模式沒有切實改變,走形式驗收不能發現問題、質量問題處理不當,監管不力,處罰力度不夠,不能構成威懾力。
建設工程項目,具有投資大、規模大、建設周期長、生產環節多、參與方多,影響質量形成的因素多等特點,不論是哪個主體出了問題,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質量缺陷、甚至重大質量事故的產生。工程項目質量直接關系著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是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核心。提高工程質量應從方案決策、設計、招標、施工及竣工驗收等環節對建設項目推行全過程的管理,特別是要抓住建設單位這個主導因素,對參建各方納入誠信、處罰體系,強化責任、措施,多方監管,提高工程質量。
3如何對建筑工程進行質量管理
制訂先進的、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項內容:施工方法的確定、施工機具的選擇、施工順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組織。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會不同,所需機具也不同,因而發生的費用也會不同。因此,正確選擇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關鍵所在。
制訂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級要求為依據,聯系該施工項目的規模、性質、復雜程度、現場條件、裝備情況、人員素質等因素綜合考慮。可以同時制訂幾個施工方案,傾聽現場施工人員的意見,以便從中優選最合理、最經濟的一個。
落實技術組織措施
落實技術組織措施,走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道路,以技術優勢來取得經濟效益,是降低項目成本的又一個關鍵一般情況下,項目應在開工以前根據工程情況制訂技術組織措施計劃作為降低成本計劃的內容之一列入施工組織設計。在編制月度施工作業計劃的同時,也可按照作業計劃的內容編制月底技術組織措施計劃。
為了保證技術組織措施計劃的落實,并取得預期的效果,應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明確分工:由工程技術人員訂措施,材料人員供材料,現場管理人員和生產班組負責執行,財務成本員結算節約效果,最后由項目經理根據措施執行情況和節約效果對有關人員進行獎勵,形成落實技術組織措施的一條龍。
組織均衡施工,加快施工進度
凡是按時間計算的成本費用,如項目管理人員的工資和辦公費、現場臨時設施費和水電費,以及施工機械和周轉設備的租賃費等,在加快施工進度、縮短施工周期的情況下,都會有明顯有節約。除此之外,還可從業主方得到一筆相當可觀的提前(工期)竣工獎。因此,加快施工進度也是降低項目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加強質量管理,控制質量成本
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把質量關,各級質量自檢人員定點、定崗、定責,加強施工工序的質量自檢,把管理工作真正貫徹到整個過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滅質量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絕返工現象的發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財、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以上是整理的工程如何進行質量管理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