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0-31 09:43:30來源:魔方格
對于ACCA同學們來說,全年無休是正常現象,各種考試接踵而至早就習以為常。聽前輩講過一句話:沒有我們ACCAer不敢考的證書,如果有那一定是重考一次ACCA。
我們暫且不說在ACCA的兩三年中究竟能收獲些什么,在ACCA黨中有的人是為了改變本科不理想的局面,有的人是受困于高考失利、大學專業不理想,也有人是想讀萬卷書走財會之路,但還有一部分人可能只是為了考證而考證。
今天想跟你聊一聊,ACCA占據了大量的學習生活時間,畢業后并不能增加收獲一份高薪的工作,值得嗎?
說到底我們為什么考ACCA,看很多考生的日常言語就能知道他的態度:
“老師給猜個題、劃個重點,50過線就可以”
“大家都在學,自己不考一個感覺很不上進,大學都沒學到東西”
“考ACCA是為了多學點專業知識,提高自己進入四大的可能性”
為什么要考ACCA,要是不考ACCA的話,應該和大多數學生一樣,每天睡到自然醒,看一下表到11點了,然后打電話叫外賣,與同學開黑LOL個痛快,沒事八卦下明星,扯扯淡,來盤王者農藥,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那些反智主義的話真的可信嗎?
身邊總有些反智主義者發表一些諸如“讀書沒用,不如有張網紅臉”“考ACCA無用,不如CPA”或者“清華北大畢業的,也有找不到工作的”之類的言論,但是也只有那些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才算是新聞,大多數學校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大家已經習以為常。
當你的高考成績不是全省的0.1%,第一學歷不是“7+2”甚至清華北大時,你已經失去了很多機會。
也不要跟我說“ACCA畢業找不到高薪工作”。要是單純的以為ACCA只為了找高薪工作,還是別考了,報名費省下來還能歐洲旅行一趟。
一直覺得就業率是個特別無聊的數據,單論就業率,農民工應該是較高的,就業率,跳槽率也不低,上午還在工地搬磚呢,下午就去給別人搬家了,這樣的就業率有意義么?
為什么不談談收入以及工作前景,也許有的ACCAer就業是不好,但請不要將那些復習了兩天,每科都剛過線的人與辛苦準備,每天早出晚歸從茫茫人海中殺出一條血路的ACCA選手相提并論。
正如你的酒鬼朋友不希望你清醒,你肥胖的朋友不希望你苗條,你無業的朋友不希望你開始新的工作一樣。你那些吃著火鍋唱著歌打著DOTA掛著科的同學也不希望看到你學習。
記住,他們只不過在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恐懼罷了,批評別人的工作是自己不作為的另一個理由“哼,你看他們真是弱爆了,我要是好好學,平均分隨便上90,GPA隨便上3.5,清華北大隨意挑,ACCA兩年就通過”。
只要他們永遠不動手做事情,他們就永遠是完美的。或者他們如果真的著手做事情,他們會故意不努力,讓別人以為事情做不好是因為他們不在狀態,讓大家以為他們的真正的潛力是無窮的,不是你看到的。
考ACCA考的是能力!
考ACCA有什么用,換句話說,成績有什么用?我們學了這么多年,僅僅只是為了學習那些也許一輩子都用不到的知識?成績永遠不等于“低能”,成績代表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一定的舉一反三能力,一定的毅力和努力,一定的記憶力。
你有可能具備但不一定具備的好的學習方法,以及發現方法的能力,理解條理,邏輯和語言能力,比較好的心理素質,大腦運轉的速度,如果你的成績足夠,那么至少你以上的一部分能力比大部分人。
決定你以后發展的是這些能力,而不只是單純的ACCA成績。
在中國,因為人口問題,永遠會有許多人為設置的阻礙來限制你的發展,也許是英語四六級,也許是一張張證書,也有可能是211,985的第一學歷。
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天賦異稟,即使沒有那些證書,也會被人認可。在中國,招聘的時間成本太高,永遠沒有人會因為你浪費自己的時間。
要努力去進入前1%我想做一個創造者,進入互聯網時代,人可以被粗暴的化為兩類:1%的創造者,99%的消費者,1%的人去創造99%的人可以玩的東西,去賺這99%的人的錢。
可以預期,越來越多的人會陷入娛樂致死的死循環,陷入無盡的玩游戲,看電視劇,看八卦花邊新聞的循環中,逐漸變得麻木,缺乏真實感受,內心枯竭,只是為了玩而玩,避免去做那些有挑戰的,枯燥的有價值事情,比如讀書,學習新技能,創造。
很遺憾,這個世界現在以前甚至未來都是屬于那些1%精英的,99%的大眾就像精英種下的莊稼,給精英提供資金和資源,割一茬,長一茬,割一茬,長一茬。
所以永遠不要說現在有這么多“官二代”,“富二代”,社會的陰暗面,潛規則,發現太多東西已經輸在了起跑線,失去了奮斗的動力怎么辦?你爺爺不努力,你爸爸不努力,你再不努力,你兒子你孫子還會繼續來問這個問題。
考ACCA并沒有那么神奇,一場考試也不會立竿見影的改變你的人生,即使獲得ACCA證書,你也不見得會比你本科沒考ACCA的同學混得好。與結果相比,請更好的享受整個過程,迷茫,痛苦,無所適從,奮起直追,一生懸命。